发布日期:2025-10-11 14:32 点击次数:185
亲爱的朋友们,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关注!我们将持续为您奉上精心制作的图文内容,点击关注不迷路,您的每一次点赞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!
【正文】
1979年爆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后一场大规模战争。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斗中,人民解放军涌现出无数英勇善战的指战员,时任163师师长的边贵祥将军就是其中一位传奇人物。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不仅指挥艺术高超,更以爱兵如子著称,在基层官兵中享有极高威望。
展开剩余71%在这场战争中,解放军分东西两线出击:东线由许世友将军坐镇,从云南方向进攻;西线则由杨得志将军率领,自广西突入越南。边贵祥率领的163师被赋予东线主攻的重任,成为整场战役的尖刀部队。
这支劲旅之所以能担此大任,与边师长卓越的治军才能密不可分。在他的严格训练下,163师官兵个个骁勇,士气高昂,是当时解放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。他们的首战目标锁定在越北军事重镇同登——这个法国殖民时期修建的坚固要塞,如今由越南王牌金星师(第3师)驻守。这支越军历经抗法、抗美战争洗礼,作战经验丰富,还在边境要道布下密集雷区。
但边贵祥胸有成竹。早年在援越抗美期间,他就以军事专家身份指导过越军,对其实力了如指掌。这位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老将坚信:再坚固的防线也挡不住钢铁意志。在他的严格训练下,163师官兵虽实战经验稍逊,但军事素质绝对碾压对手。
战斗打响后,边师长展现出高超的指挥艺术。163师采用经典穿插战术,配合装甲部队协同进攻,仅用半天就击溃金星师防线。最棘手的鬼屯炮台久攻不下——这座法式永备工事能抵御重炮轰击。关键时刻,曾参与修建炮台的边境老农指出通风口位置。边师长当机立断,用数吨炸药将这座钢铁堡垒送上了天。
乘胜追击的163师直扑谅山,吓得越军心涣散。敌人悬赏重金欲暗杀边师长,却难挡我军兵锋。当部队推进至穷奇河岸时,中央为达成战略威慑目的,下令释放战俘撤军。边贵祥却抗命不从:放虎归山必伤我子弟兵!即便面临军法严惩,他仍坚持将战俘移交后续部队。这种舍己为兵的气节,让全军将士为之动容。
虽因此错失晋升机会,但边师长无怨无悔。163师以辉煌战绩赢得中央嘉奖,就是对这位铁血将军最好的褒奖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兵如子,在军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发布于:天津市